你的位置:淫妻互换 > 第四色区 >

饭岛爱百度影音 《海藏楼诗笺注·集外诗》1183
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12:29    点击次数:162

饭岛爱百度影音 《海藏楼诗笺注·集外诗》1183

1183-1饭岛爱百度影音

石遗卒于福州

狂且之狂能几时,历诋名教姑自欺(1)。奄然媚世靡不为,使我不忍与谈话(2)。石遗收场何所遗,平生好我私以悲(3)。少善老睽将语谁?听水而在其知之(4)。

亚洲色图

【笺注】

据上海古籍版《海藏楼诗》(增订本),此诗录自《同声月刊》第二卷第十一号《海藏楼未刊诗钞》。查《郑孝胥日志》民国二十六年(1937)六月初七日(7月14日)记,报言”叔伊(按即陈衍,详见)归闽,以八日疝气复发,即夕卒,念八十二。”七月初七日(8月12日)日志云:“作悼石遗诗一;访(陈)仁先(即陈曾寿,详见0533《陈仁先听松图》笺注),以诗示之。仁先谓,'太虐’。”可见时东说念主亦以为此诗贬斥陈衍过分。第二首诗,未见《郑孝胥日志》记录。手脚于而后不久。

第一首诗指斥陈衍奄然媚世,并以为陈衍一生与我方好是我方的按捺。此诗,主如果从二东说念主的政事不对,来斥责陈衍。

(1)“狂且”二句:狂而又狂,看你能狂到几时?遍诋名教,姑且欺东说念主自欺。

“狂且”,行动随意的东说念主。《诗·郑风·山有扶苏》:“不见子都,乃见狂且。”毛传:“狂,狂东说念主也。且,辞也。” 

“名教”,指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儒家礼教。晋袁宏《后汉纪·献帝纪》:“夫君臣父子,名教之本也。”此指陈衍在民国后的一些言论,有违名教。

首二句写听到陈衍悲讯的心境,不无乐祸幸灾。 其实,再过六个月,郑也死了。

(2)“奄然”二句:不生不死地地取媚于当世,无所不为,使得我不忍心和他筹商诗篇。

“奄然”,气味隐微,狼狈不胜。《旧唐书·秦彦传》:“死者十六七,纵存者鬼形鸟面,气味奄然。”

“媚世”,献媚于当世。语出《孟子·全心下》:“阉然媚于世也者,是乡原也。”此训斥陈衍“奄然媚世”,是说他如“乡愿”——老好东说念主,到处无原则夤缘。当是训斥陈衍在辛亥改换之后的步履。陈衍对辛亥,与一般的同光体诗东说念主有不同。1911年武昌举义的音问传到北京,清廷学部里的东说念主盘考陈衍时势怎样,他直露地说:“惟有请今上逊位耳。”他起始剪去长辫,反对当遗老,并公开说:“一东说念主有一东说念主自强之地位。老则老耳,何遗之有?”1912年头,孙中山到访福州,陈衍为接待大会撰联:“有天地而不为,微斯东说念主谁与归?”陈衍曾反对在“筹安会”的劝进表中列名推袁世凯称帝;以为张勋复辟必败,而且与国民党的一些高官保抓着邃密的关系。虽然他不出任民国的官职,但也不以苍生自居。他的这么的步履,在其时也招来不少的讪笑。

三四句评价陈衍为“奄然媚世”,我方不肯与之贸易谈诗。郑孝胥早就不屑陈衍,比如陈衍编选《近代诗钞》,郑孝胥闻之,刚毅条目不要选我方的诗。

(3)“石遗”二句:石遗死了,有什么留住来?平生对我的好,我以为是我的悲伤。

“收场”,逝去。宋王安石《伤杜醇》诗:“悲哉四明山,此士今收场!” 

“好我”,对我好。《诗经·小雅·鹿鸣》:“东说念主之好我,示我周行。”

五六句接续评价陈衍,以为陈衍身后所传的著述毫无价值,早年对我方好,反倒是我方的悲伤。真的鄙弃之极!

(4)“少善”二句:少小时交好,年老了相悖,将能说给谁听?听水老东说念主如在,他能融会我的魄力。

“少善老睽”,年青时交好,年老时交恶。睽,背离,反目失和。宋熊禾《三纲叹》:“家东说念主继之睽饭岛爱百度影音,二女志不投。”

“听水”,陈宝琛,号听水老东说念主,详见0018《伯潜约逰饱读山》笺注。

“而在”,如在。《史记·管晏传记》“假令晏子而在,余虽为之执鞭,所忻慕焉。”

末二句说我方老来与之不斗殴,陈宝琛假如还辞世,是能融会我的。拉死人助阵,这已是无可对质了。

【附记】

一、郑孝胥与陈衍两东说念主关系原来甚笃。1903年,陈衍欲以女妻郑孝胥宗子郑垂,事虽不成,但可见其时二东说念主关系之亲密。1918年,陈衍致使有求郑孝胥为其题生圹。但二东说念主其后,尤其是民国之后,渐行渐远,终至断交。刘衍文以为,虽种因于陈衍将郑孝胥拟之为元遗山:“学不甚博,才不甚大,惟以精念念锐笔,戛戛独造,苏戡似之”等品评言论,但主要与二东说念主政事上的步履不对相关。陈衍1935年亦说郑孝胥“近来步履益复丧心病狂,余与断交久矣”(见钱锺书《石语》)。对于二东说念主的贸易与嫌隙的始末,刘衍文据《郑孝胥日志》等文件,撰《石语题外·陈衍与郑孝胥》一文载《寄庐茶座》一书,考之甚详,可参见。   

二、此诗无一语理之当然,可见郑孝胥对陈衍晚年的厌恶与贬斥。刘衍文评曰:“第一首来源四句等于一片连珠炮似的斥责。后四句写与我方的关系所谓'少善老睽’,不欲明言隙末之由,只说听水老东说念主陈宝琛弢庵如果辞世会融会的。……试想连诗都不忍与之共言,平生苦衷还可与言吗?戛然则止,这首诗的妙处正在这里。”(《寄庐茶座·石语题外·陈衍与郑孝胥》)

老如待决囚,死期固必至(1)。勇哉子曾子,得正斯可毙(2)。石遗独大言,阎君方我畏(3)。入川且登华,八十又加二(4)。诸郎虽蚤逝,晚子还几辈(5)。忽然作长别,盖世信英气(6)。平生喜说诗,扬抑穷一生(7)。所言或甚隽,所作苦不逮(8)。乃知诗有骨,惟俗为难避(9)。牧斋才非弱,无解骨之秽(10)。

【笺注】

第二首诗,对陈衍的指斥,甚至到了东说念主身报复之不遗馀力。可见郑孝胥已不是本着儒家热情憨厚的诗教行事了。

(1)“老如”二句:陈衍老了,像个恭候正法的囚徒,死期虽然一定来到。

“待决囚”,此指陈衍如恭候处决的囚犯。言外,早就活该了。

(2)“勇哉”二句:敢于濒临逝世的,是那曾子,获取正说念,这就不错赴死了。

“子曾子”,曾子。孔子弟子,名参,子子舆。

“得正”句,语出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曾子寝疾,病。乐正子春坐于床下,曾元、曾申坐于足,孺子隅坐而执烛。孺子曰:'华而睆,医师之箦与?’子春曰:'止!’曾子闻之,瞿然曰:'呼!’曰:'华而睆,医师之箦与?’曾子曰:'然,斯季孙之赐也,我未之能易也。元,起易箦。’曾元曰:'夫子之病革矣,不不错变,幸而至于旦,请敬易之。’曾子曰:'尔之爱我也不如彼。正人之爱东说念主也以德,细东说念主之爱东说念主也以姑息。吾何求哉?吾得正而毙焉斯收场。’举扶而易之。反席未安而没。”得正,谓得正说念。

(3)“石遗”二句:石遗老庶民,惟一他口出狂言,说阎王爷正怕他。

“大言”,夸大的言辞,谎话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 刘季 固多大言,少成事。” 

“阎君”,梵语的略译,释教称左右地狱的神,通称阎王。

首六句,讥刺陈衍早就活该,反而说阎王怕他,真的口出狂言。是以引曾子“得正而毙”的话,是嘉赞曾子,反衬陈衍不得正反而不死,是“勇哉”的反面——徇国忘身之徒。

(4)“入川”二句:投入四川,而且登上华山,年岁是八十二岁。

“入川”,陈衍于1936年夏,以八十二岁乐龄,自苏州与友东说念主经上海重庆至成都,是平生初度入川。

“登华”,登华山。陈衍在入川之客岁亦首登华山。

(5)“诸郎”二句:多个犬子虽然都已早逝,晚年生的犬子,却还有几个。

“诸郎”句,诸郎,指陈衍之子。据唐文治《陈石遗先生墓志铭》云:陈衍“子七,声暨、声渐、声被、声讫,萧夫东说念主出,齐前卒。”(见《陈石遗集》附录)前卒,即生前卒。其次子一火,郑孝胥亦曾有诗至哀,见0247《陈叔伊次子声渐卒读于天津之乱,叔伊利己悼词,使余题其后》。

“晚子”,晚年生养的犬子。

“几辈”,几个。辈,个。据《石遗室诗话》卷一,陈衍自云:“余七十三岁、七十六岁,姬东说念主生两男。”唐文治《陈石遗先生墓志铭》云:“桐吉、亮吉、雍吉,李氏出。”李氏,即陈衍六十四岁所纳十六岁的如夫东说念主,。

(6)“忽然”二句:忽然之间,就长辞而分辩,全宇宙都坚信他真的有“英气”。

从第七句到第十二句,老练东说念主身报复,挖苦陈衍老而充健,老年远游,老年生子,效果忽然则卒。

(7)“平生”二句:一生都心爱挑剔他东说念主诗篇,或抑或扬,连结了一辈子。

“扬抑”,表扬与品评。此指陈衍所撰《石遗室诗话》对当世诗东说念主的挑剔。

(8)“所言”二句:所作诗论,有的还特殊耐寻味,所作诗句,尽头够不上我方并论的水平。

“不逮”,不足,够不上。《书·周官》:“今予小子,祇勤于德,旦夕不逮。”孔传:“虽旦夕匪解,不可及古东说念主。”此指陈诗的水平不如其诗论所讲的水平。

从第十三句到第十六句,品评陈衍之诗不如其诗论,是说陈衍能说不可作。

(9)“乃知”二句:于是知说念作诗,要有风骨,惟一俗气,作诗难以闪避。

“诗骨”,诗的风骨。 唐孟郊《戏赠无本》诗之一:“诗骨耸东野,诗涛涌退之。”

(10)“牧斋”二句:就如钱牧斋,才略并非是薄弱,无法自如的真切骨髓的秽气。

“牧斋”:明末清初的诗东说念主钱谦益,为其时诗坛盟主,而出仕两朝,史称贰臣。郑孝胥以他以为品德有亏的钱谦益比较陈衍。

“骨秽”:弄脏真切骨髓。语本方望溪在《汪武曹墓表》称钱谦益“其文秽恶,藏于骨髓,一如其东说念主;或灵验之,终不可涤濯。”(见邓之诚《清诗纪事初编》)

末四句,揭示陈衍诗作欠安的原因,是人性有弄脏。

【附记】

刘衍文评曰:“第二首夹叙夹议,记其大言自负老健,不知死之将至,述其远游及晚年生子,而却一朝奄然饭岛爱百度影音,以反跌其缺少心中稀有。接着反复申论其诗之是以不工,正在其品格之鄙劣——'骨秽’。……尽管海藏对石遗的诗论,还浅浅地说上一句'所言或甚隽’但接下来的一句'所作苦不逮’,就将石遗的诗作一笔祛除了。”(《寄庐茶座·石语题外·陈衍与郑孝胥》)

本站仅提供存储劳动,总共本体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本体,请点击举报。